昨天CBA展开了第十三轮的竞争,其中有一场是深圳队VS青岛队。这两队在上一轮均取得了胜利,深圳队逆转山西,青岛击败江苏,两队的士气正旺。不过从纸面实力来看,深圳队还是占有一定优势。但战局并不按照纸面实力去发展,开场之后落后的一方居然是深圳队,但最终深圳队依靠战术改变实现了17分的大逆转,拿下这场比赛后也取得了两连胜。
本场比赛的战局发展对深圳队非常不利。青岛队一开场就打了一个5比0,他们这场比赛大外援高挂免战牌(不知是什么原因)只实行单外援作战。但即便是单外援作战,青岛队在上半场却占了上风,他们依靠小外杰曼的无解突破和三分狠狠地压制了深圳队,曾经打出20比0的攻击波,并一度领先深圳队17分,大有击败对手的可能,他们上一轮就爆冷击败了排名靠前的江苏队,本场再次掀翻深圳队并非不可能。上半场结束后,深圳队落后12分。
上半场深圳队为什么处于落后?双外援为什么比单外援的威力还小?这完全是深圳队未能限制住青岛的小外援杰曼。本场比赛杰曼大出风头,无人能挡,称得上是呼风唤雨,如入无人之境,他的干拔三分和闪电突破上篮没人限制得了。在上半场解说嘉宾杨毅也批评了深圳队的战术,整个上半场深圳队过于讲究配合反而效果不好,王建军让大外援萨林杰控球更是让人大感意外,这也是落后的一个原因。
还好,中场休息过后,王建军调整了战术,着重点有三个改变。一是由单人防守杰曼改为夹击,主要是以白昊天领防,萨林杰上线夹击,整个下半场始终坚持对杰曼的夹击,他也无法再像上半场那样轻易出手,迫得他只好把球权转给队友,而队友的三分又没有他准,这让深圳队得到更多的反击机会。杰曼全场轰41分,但是大部分得以是上半场得的,下半场他得分廖廖无几。二是没有再像第一节那样让萨林杰控球了,而是让正宗的后卫来控球和组织,进攻更为流畅。三是主打萨林杰。原来深圳对外援的上场时间是分平秋色,但下半场王建军是主打萨林杰,在第三节几乎是打完了全节。第四节仍然是主打萨林杰,因为青岛没有上大外援,他们内线较弱,主打萨林杰针对性强,效果好,全场比赛萨林杰打了34分钟,而布克只是打了13分钟。
王建军的三个变化成为神来之笔,狙击了青岛队的进攻,扭转了战局,也让球队起死回生,收获一场大逆转。而要指出的是深圳队上一场对阵山西队也是先输后赢,可见深圳队的开局总是打不好,这值得教练组去研究和改进了。